广东省梅州市 广东梅州是哪个市

时间:2023-04-21 12:3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4374 评论:0

文化之乡梅州再迎新机:1月28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从实验区迈向保护区,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十年磨一剑,消息甫一传出,朋友圈快速刷屏,客家文化再次“出圈”。

偏居广东一隅的梅州,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历史走到现在,世界客都梅州既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长寿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深藏在历史底蕴中与世界紧密联系的脉络,让梅州客家文化极具标识度。

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景区。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从现在走向未来,进入新的保护阶段,梅州既要进一步推动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更要在当下梅州全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契机下,主动打好“融湾牌”,在文化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

对梅州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破圈

非遗项目从64项增至420项

今年57岁的市民李国伟晚饭过后,沿着梅江河散步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准时出现在牡丹剧场,“周五可以看汉剧,周六可以听山歌,日子过得乐呵呵。”

李国伟“乐呵呵”的生活,离不开这两项惠民活动——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客家山歌“相约周六”,它们已成为当地市民喜闻乐见的日常非遗文化大餐。

梅江河畔,处处曲声,浓浓戏韵。

梅州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得益于2010年5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这是以保护非遗为核心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实际上,保护传承非遗,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也要正确、全面和系统地梳理。

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丰顺埔寨火龙表演回归。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在十多年前的申报初期,梅州一步步从无到有,组织开展非遗普查、挖掘、整理等工作,其艰难与紧迫超乎想象。

专家团队几乎走遍了梅州大大小小的村落,走访民间艺人,摸清非遗家底,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基础上获得第一手民间口述资料,收集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并将其记录整理,做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梅州在挖掘整理非遗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是最好的证明。据了解,完善的非遗资料库是申报实验区的基本条件。

获批实验区是梅州客家文化的一次“破圈”,十余年后的今天,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从实验区到保护区,两字之差,对梅州而言,却是“质”的飞跃。

“此次通过国家验收,是对梅州对客家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次认可。”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说,自2010年设立实验区以来,三大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梅州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申报从被动到主动;政府部门重视且逐年加强政策资金保障;社会认可度高,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提高。

数据是最直观的表现,设立保护区以来,梅州非遗项目增长5.5倍。

据统计,2010年梅州有6项国家级、21项省级、3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0项,认定四级非遗传承人473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自设立保护区以来,梅州通过实施“种子”“枝叶”“幼苗”等工程,不断推进梅州非遗传承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共培养人才近万名;广东汉剧幼苗班培养了100多名学员;客家山歌幼苗班已开办13期,培养了1200多名学员,为保护区提供了人才支撑。

据悉,梅州以客家文化为根,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以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扩圈

梅州加入东亚文化“朋友圈”

业内专家表示,梅州能通过验收,一方面是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在更高层面、更科学系统地对原生态客家文化进行了整体性保护。

梅州流传下来的非遗,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一门手艺要延续生命力,保护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对它们以整体性进行保护,梅州何以能?

规划先行,谋定而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此前《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7—2030)》已于2017年5月获批实施,随后继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梅州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突出客家文化特色,深化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保护区设立以来,特别是非遗活态传承方面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梅州通过打造非遗文艺精品、举办系列非遗艺术周活动等方式,在非遗活态传承、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非遗展示上积极探索新路、创造经验。”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负责人说,通过举办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活动,再次激活了文艺院团的活力,盘活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有效推动了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梅州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仅在于“破圈”,更注重“扩圈”。

去年8月26日,梅州获授“东亚文化之都”,成为目前广东唯一被授予此项荣誉称号的城市。

时间回到2021年5月,当梅州提出申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时,有人提出为何要创?

对于有着千年文脉的梅州来说,这可谓恰逢其时。梅州作为山区城市,客家文化藏于深闺,需要通过创建更好地保护传承,助推保护区的建设,顺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人与文的交融,文与人的脉动,跨越山川,穿越时空,让客都与世界紧密相连。

实际上,东亚文化之都是梅州创建保护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好的保护基础,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扩大客家文化的“朋友圈”,构建更高水平的更开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梅州在海内外设立了1个推广中心总部,25个推广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全国、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广大地区,形成涵盖客家同胞聚居地、主要客源地和航线航班抵达地的客家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网点。

通过东亚文化之都的创建,深入挖掘并用好客家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扩大客家文化影响力,致力打造全球客家文化高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融圈

文化为媒助力苏区融湾

开年梅州召开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全市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讲话时指出,“梅州要打造最宜游的文化高地,高质量建设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可以预见,从实验区迈向保护区,梅州将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助推梅州高质量发展。

“通过验收、成为保护区是目标,但不是目的。梅州在创建之初,一方面以创建为抓手,加强文化保护,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发展非遗;另一方面对标考核,有针对性地落实执行。”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林玲说。

当前,梅州正全力建设成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与此同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也将融入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中,持续深化保护区整体性保护。

2月12日下午,近100辆粤A牌的自驾车分批出现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停车场,不同于大巴车旅行团,自驾组团方式吸引不少市民的注意。“什么时候我们梅州也组织自驾去珠三角玩几天?”市民吕女士笑着说。

这是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行的“苏区融湾·文旅助力”2023百万老广自驾游梅州活动,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来梅观光旅游。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交流合作处四级调研员杨鹏表示,接下来会组织更多批次游客来梅州旅游。

此次组织自驾游活动,旨在加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是梅州文旅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迅速行动和具体举措。

保护区的成功创建,对于推动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促进梅州乃至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梅州将坚持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客家文化活态传承,精心打造客家非遗文创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高质量推进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关

保护区创建背景及过程

○2010年5月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准设立,是第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21年6月

梅州市向文旅部提交实验区验收申请,顺利通过材料审核、实地暗访、专家评审和公示4个阶段。

○2023年1月28日

文旅部正式发文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什么?

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旅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保护的对象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创建成功后下一步做什么?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一是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争取新增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布一批市级和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二是加强非遗展示传播。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展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举办年度主题活动、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等,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展区;

三是推动保护区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促旅,充分挖掘非遗资源,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走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四是推动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认定一批非遗工坊,壮大现有非遗项目产业,进一步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工艺品牌。

■声音

省文史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

不断挖掘客家文化内涵 形成“梅州经验”

迈入保护区这一新阶段,梅州一是要继续加强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将整体性保护贯穿生态区建设的始终;二是在整体性保护的过程中找出梅州特色,把保护传承活动作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不断挖掘客家文化内涵,避免出现同质化;三是非遗传承要接地气,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非遗起源于千家万户,要在老百姓中保护传承;四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让非遗传承人感知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同时要不断总结归纳,形成“梅州经验”。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

紧抓融湾机遇开展文化合作

正式从实验区进入保护区的建设,意味着梅州能争取到更大力度的支持。因此,梅州要紧抓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机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赣州龙岩等周边客家地区的合作,特别是在客家文化发展方面,形成多方合力,深入开展区域文化合作。

接下来,梅州要通过生产性、经营性保护让非遗项目“活”起来,例如茶制作技艺、梅县金柚、酿酒技艺、足球运动、陶瓷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都能在文化方面谋划“打粮食”项目,助力梅州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古仕豪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