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儿童挑促织全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诗: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旅居在外,怀念故园的情感。诗文注释中“促织”指的是“蟋蟀”,俗名叫蛐蛐儿。蟋蟀还有更多其他的叫法,什么夜鸣虫、秋虫、地喇叭、斗鸡、灶鸡子、孙旺、土蛰和趋织等等,各个地方的叫法不同而已,苏州一带古时叫做趱织的多,在我的家乡闽东北一带叫灶鸡子。
蟀的特点是在夏末秋初的傍晚开始鸣叫,那吱吱的叫声圆润饱满有力,高亢地叫那么好一阵子,接着小分贝的稍息一会儿,又开始鸣叫,总之声音此起彼伏,这叫它为夜鸣虫和秋虫自当好理解,但为什么把蟋蟀叫做促织呢?这容易让人一头雾水,原来是这样的。
在古,人们白天靠得是观测日晷和抬头观看太阳的方位来掌握一天的时间。不像现在科技发达了,手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都可以看到时间,做什么事情,计划什么行程随时给自己定个闹钟提个醒,对古代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日晷这种高大上的设备在古时不是谁家都有的,它也得靠太阳的影子来观测,在阴天和雨天人们就无从观测和判断时间了。大家要办个什么事情,更别提设个闹钟提个醒,很多美好的约会因为没有时间的督促而成为遗憾,古时的诗人中就有“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憾事。
一盘不下是小事,一场恋爱不谈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古代温饱毕竟才是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就算现在也一个道理。古人没有钟表和闹钟,生活是很不方便的,想偷个懒,睡个懒觉,都没得提醒很容易误事。古代是农业社会,当官的毕竟少数,绝大部分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就男耕女织热炕头。男人负责“饱”,女人负责“温”。“温”这件事就是要求妇女在家织布裁衣做衣裳,夏天男人小孩光膀子没有关系,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天特别是过年,能穿上暖和和的新衣服是最幸福的事了。这要求家中的主妇不能偷懒,在秋初就要开始为织布赶工了,这时候蟋蟀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就出场了,它是个合格的监工,傍晚时分不停地鸣叫,催促主人操动纺机赶工干活,莫要懈怠。蟋蟀的鸣唱如织布机的声音一样时高时低,二者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生活场面。因此,那个年代的人们就脑洞打开,把蟋蟀叫做“促织”“催织”“纺纱娘”,特别是对那些懒妇,在促织的高音催促下,鞭策自己必须飞梭速织,否则容易挨自家勤奋男人的一顿好骂!因此古代曾有“促织鸣,懒妇惊”的说法。
以下几首中也用到了“促织”这个名字,知道“促织”的来由,对我们理解古诗就有很大的帮助了。
《促织》唐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一声遣一人愁》
宋 杨万里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促织》
明 朱之蕃
闲阶声彻琐窗中,暗送梧桐落叶风。高韵不缘矜战胜,微吟端欲助机工。
雨馀切切昏钟动,灯下叨叨午漏通。催得匹成输税早,贻人安枕不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