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资料
1962年的一天,毛泽东走出书房,伸了个懒腰,他站在台阶上,仰天凝视,深吸一口气,忽然放开嗓子,唱了两句京剧。
在一边站岗的卫士们暗自乐着,互相交换着眼色,尽管听不懂毛主席唱的是什么,但知道毛主席十分高兴,他似乎在宣告着三年困难时期的结束。
卫士尹荆山回忆,只记得毛主席唱的是三国中的《空城计》,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也手不释卷,边吃边看,手上拿着的就是小人书《火烧连营》。
殊不知,毛主席和《三国演义》的不解之缘,已经持续了70年。李敏上学后,曾多次被父亲嘱咐,要多看看这本书,李敏实在是看不懂,当毛主席给她讲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李敏很是吃惊:我的爸爸了不起。
毛主席小时候的绰号:三国故事大王
1906年,毛泽东13岁,于今天来说13岁的年龄已经可以阅读小说了,但在当时,可以和毛泽东一样熟练地读书的孩子少之又少,当时的古典小说,大概率还是繁体字。
毛泽东的学前教育时光,从2岁到8岁都是在外祖母的家里度过的,他最早的识字启蒙,是舅舅送给了他一本《康熙字典》,而借助这本字典,毛泽东开始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农忙之余,毛泽东都会坐在树荫下阅读。
毛顺生是毛泽东的父亲,做过生意,但没什么文化,在毛顺生眼里,这些书都是“不务正业”,而在农村,读过书的人很少很少,一些了解三国的人,往往都是从听戏或者听故事里知道的。
所以,当毛泽东8岁入小学(私塾)时,和同学们甚至和老师谈论起来三国的故事,比说书的人还讲的精彩,在同龄人中间,毛泽东无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同学们给他起绰号“三国故事大王”,在他的老师眼中,毛泽东这个孩子了不起。
《三国演义》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毛泽东少年时候对战争二字的理解,主要就是通过阅读《三国》来了解的。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联盟、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斗争、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战争准备等等,都是精彩的章节。
对于自己“三国故事大王”这个绰号,建国后毛主席也回忆说:“我小时候喜欢看的就是中国的旧小说,许多故事,我几乎可以背出来,所以我比村里的老人知道的还要多,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互相讲述。”
从毛泽东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三国》这本书是非常钟爱的,以至于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他日后的革命生涯中,对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1910年,毛泽东的表哥文运昌曾对毛泽东给予了一些间接的指导,文运昌告诉他,你读这些小说固然没有错,但是应该读这本书《盛世危言》。当时文运昌是想让毛泽东走出去,所以给了他一本打开他思想的书,这是后话。
这一年,毛泽东远赴东山学堂读书,这里是一所小学堂,17岁的毛泽东去读小学,已经算是迟到又迟到了,但他特别聪明,学习了五个月就升入了初中,指的一提的是,在来东山学堂报到前,他挑着一个扁担来上学,一头挑的是杂物,一头挑的就是一篮子的书,其中赫然醒目的就是《三国演义》。
从小说培养一个人的历史观来说,《三国演义》丰富细腻的描写,相比正史来说,有独特的优势。所以,毛泽东一段时间内固执地视《三国演义》为历史,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三国演义》基本遵循了七分史实的精神,虽然人物描写加了艺术的演绎,但大的事件却非常接近历史,所以毛泽东早期的固执并未影响他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对于这个真相,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好友萧瑜曾这样回忆说:《三国》实际上并不是记录三国时代的历史书,这是对历史进行高度艺术想象后的产物,这一点,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不敢苟同。”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也这样记述:
因为这个观点,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历史老师发生了争执,对于任何和那个历史老师观点一样的同学,他都对其指责,甚至用椅子打了一个同学。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闹到了校长那里,结果校长也不同意毛泽东的观点。随后毛泽东甚至给湘乡县令写了一封信,要求撤换这个校长。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可以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做出这样的举动无可厚非,日后当毛泽东阅读了新学,明白了历史中的故事,他也会无限怀念这些有趣的往事。但这也正好反映出,毛泽东少年时期对读书的偏爱精神。
也因此,毛泽东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历史书,二者不能一视同仁,如果说生动形象,首推《三国演义》,如果论真实性,自然是《三国志》更接近历史。
所以,毛泽东并不是固执己见,只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化产生了自己认为的见解而已,日后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可以实事求是地面对,这给全军将士都树立了典范。
他还说: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时37岁,那时诸葛亮才30岁,即比周瑜小7岁。
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有充分的喜爱,所以在日后的战争生涯,他和这两本书结合使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钟爱《三国演义》
1927年7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的三湾村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晚上毛泽东住在一个老百姓家里的杂货店,入睡的时候,突然看到货架的上面放着一本书,已经沾满灰尘看不清模样,毛泽东马上取下来吹了吹灰尘,发现是一本线装本《三国演义》。
结果毛泽东一夜没睡,彻夜通读,第二天又问店主,能不能把这本书借走?
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回忆,1929年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以前的衣服都有个口袋,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书,所以为了满足毛泽东的这个爱好,后勤人员就把他的口袋做的老大老大,就是为了让他多放几本书。
在红军早期,毛泽东指挥打仗很厉害,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也有人对此不满,比如在遵义会议前,有就有人对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提出质疑,博古曾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那一套早就不管用了,照着《三国》打仗这能行吗?
直到湘江血战后,红军士气大挫,博古才意识到,不管毛泽东厉害不厉害,反正自己是不太行。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人对毛泽东抱有不满情绪。
遵义会议时,凯丰指责毛泽东,说毛泽东不懂马列主义,并且狂妄地对毛泽东说:“你懂什么是马列主义吗?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
这个话一说,大家就惊住了,毛泽东确实喜欢看《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但是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战争启发为什么就不能用于革命实践呢?
对此,毛泽东便问:“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一句话把这个同志说得哑口无言。
那么,毛泽东究竟是不是靠着《三国演义》打仗呢?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这样谈及:当时党内的很多同志,说我打仗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情怎么能照着本本去打呢?那时候,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我没有看过,那个同志非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有几章?第一篇题目是啥?他答不上来。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怎么看过,这倒逼着我去看了《孙子兵法》,看了一遍又一遍。
很显然,毛泽东并没有照着“本子”打仗,这是他亲口说的,而是吸取了兵书的精髓,然后用于实践。对此,曾留学海外的周恩来对毛泽东的超高军事指挥艺术,也是佩服有加。
朱德回忆说,井冈山时期有一场黄洋界保卫战,无论是毛泽东还是朱德,其实都联想到了“空城计”,因为毛泽东率军下山支援被困队伍,井冈山实际上没有几个人把守了,但即便是这样,还是大获全胜。
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的庆祝晚会上,有人根据这个情节,编了一套京剧,名字就叫《毛泽东空山计》,其中一段这样唱: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把山来进,为何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腹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着南瓜红米,红米南瓜,物赏你的三军;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谈革命。
这大概是最早歌颂毛泽东的作品了,这些描写充分反应了毛泽东战略思想和可以从书中吸取精华而用于实践的超高思想。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及在不同时期对《三国》知识的使用,很能反映毛泽东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思想策略的能力。毛泽东不但从战争的视角来看《三国),也从《三国演义》中看外交的学问和组织的重要性。
毛泽东曾对薄一波说过,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毛主席的意思就是说,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还讲过,曹操下江南,东吴谁当统帅成了问题,结果找了个“青年团员”周瑜,29岁当了都督,大家不服,后来加以说服,还是由周瑜当,结果打了胜仗。毛泽东借这件事说明选拔干部,不能唯资历论,要在必要时以能力论人才。
这种充分说明了,毛主席不仅喜欢读《三国演义》而且把其中的精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再比如。
1957年,毛泽东在上海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这确实是真的,历史上这么说,小说也这么写。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重要性。
在建国以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毛主席多次用《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和人物来举例子,说的最多的莫过于曹操,毛主席对曹操的钟爱不再赘述,从一首《浪淘沙北戴河》就可以看出: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七十年的三国情结
如果用一生的时间来读一本书,这样的阅读记录是非常罕见,而毛主席阅读《三国演义》的时间,是可以说是在众多文化学者中遥遥领先了,他阅读《三国演义》的历史足足超过了70年,他还教育一些将领,甚至教育孩子们,要多读读这本书。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为了阅读更多版本的《三国演义》,只要有人写了关于三国演义的文章,他一定要看看。比如50年代,毛主席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就嘱咐秘书去买来看看。
1955年,毛主席在火车上问卫士李连成说:“小李,你来的时间不算短,半年多了吧,我说话你还听不懂吗?”小李说:“我可以听懂。”毛主席又嘱咐说:“你不是听不懂话,而是学下少,没看过书,《红楼梦》你没看过,《三国演义》也没看过,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不行,你应该多去学习学习。”
据皮定均将军回忆,他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刘伯承送给他的《三国演义》,而刘伯承为什么要读《三国演义》呢,正是受到了毛主席的影响。
1949年,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被贺子珍送到了北京,入住中南海不久,李敏开始上初中,开学之前,毛主席曾给女儿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版的《三国演义》经过几次改版初中生读起来还是有点费力,但毛主席循循善诱:“读不懂可以慢点读,但是不能不读。”李敏初中毕业的时候,毛主席又嘱咐说:“我让你读的那些书,你都读完了吗?”
李敏委屈地说:“《水浒传》我还是可以看得懂的,《三国演义》我是这的看不懂,看的头都大了,一会这个和那个打,一会那个和另一个打,我都不知道谁和谁打了。”
毛主席一听就笑了,他告诉女儿,自己小时候的时候读的都是以前的,甚至还有繁体字,即便是这样,也喜欢读。李敏对父亲佩服有加。每次李敏南下去看望贺子珍的时候,问起来父亲年轻时候的故事,贺子珍也很清楚地告诉李敏,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甚至在延安时期,就一直喜欢读《三国演义》。
李敏和妹妹李讷曾讨论过父亲的书单,李敏说:爸爸真的了不起。而李讷作为毛主席的小女儿,对父亲的教育更加影响深远。
1959年李敏结婚那年,李讷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开学之前,毛主席担心李讷不看书了,便给她自编了一套“教材”,李讷回忆说:“父亲先让我们读《水浒传》,因为《水浒传》好读,故事也比较引人入胜。然后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诗词。”毛泽东还将自己选编的诗词打印成册,装订了好几本,每个孩子一本。
从李讷的回忆可以证实,毛泽东不管是教育毛岸英毛岸青,还是李敏李讷,多次要求读的书都有《三国演义》,这也说明毛主席对《三国演义》是极其喜爱的。
1974年,毛主席病重,在患有老年性白内障期间,仍然坚持阅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内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机要秘书徐业夫回忆,毛主席先后要过好几次《三国演义》。
毛主席晚年的游泳池书房内,除了存放着多种平装本《三国演义》还有大字本的《三国演义》,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内,还经常在书房很有兴趣地翻阅。晚年的毛主席,因为眼睛的不方便,他最喜欢那几本大字本的书,他是读了又读,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语。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儿女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桌子上刚读了不久的书中,除了一本《鲁迅全集》,还有一本《三国演义》。
毛主席用70年的三国情结告诫后人,学会读书坚持读书,不论于谁,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参考资料:
《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
《解读青年毛泽东》张锦力
《毛主席晚年的读书纪实》徐中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