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特点图片
很多人都在文学作品或者音乐里面看到或听到“哥特式”、“哥特主义”,很多相关的介绍内容也试图解释“哥特式”的含义,但都没有很明确的说法。到底什么是“哥特式”呢?
“哥特式”的由来
“哥特式”最早是跟建筑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哥特式建筑,其实就是哥特式教堂。基督教的教堂最早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神庙。不同的是,神庙里面供奉的是古老神话里面的天神。人们在举行典礼和祭祀活动的时候,大都聚集在神庙前面的广场上。所以神庙不需要容纳很多人。加上当时的建筑水平的限制,早期的基督教教堂很小,也很低矮。尤其是在基督教的早期,基督教徒是到处受到迫害的,教堂也不可能修的很大。进入中世纪,教会的地位和权利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基督教不断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信徒聚集在教堂里面聆听上帝的声音和忏悔,同时,作为上帝的住所,也需要里里外外、方方面面搞得更加气派一些。
1137年,法国圣邓尼斯修道院(Abbey Church of St. Denis)院长苏格尔(Suger,1081-1151)主持了圣邓尼斯修道院教堂的重建。院长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石匠来设计建造。那个时候的石匠可不是现在说的苦力工人,而是一群有很高技艺和文化的建筑师。神秘的共济会,据说就是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的石匠公会。
石匠们在这次的重建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了点承重(石柱承重)的设计理念。早先的教堂建设采取的是墙体承重的方式,弊端就是墙不能修太高,越高就会越不稳;因为要承重,就不能墙上开很多、很大的窗户,所以教堂内的采光也很有问题。点承重就像是今天的框架结构的房屋,把屋顶的重量分摊到承重的石柱上。墙体不再承重,就能把房间建得很大,而且可以留出很多的窗户。
除了点承重,还有一个巨大的创新,那就是肋架拱顶。之前的屋顶用的是大块的石板。太大的石板不好取材,而且如果太大的话,自身的重量也会导致石板折断,限制了教堂的大小。拱顶设计采用小块的石头,由拱顶向下,每块石头都会把向下的重力分散为向四周的力,最终着力点在许多承重的柱子上。这样屋顶就可以修的很大,也就不会限制教堂整体的大小。
哥特式教堂的石柱
肋架拱顶
还有就是飞扶壁的设计。飞扶壁修在教堂的外面,连接肋架拱顶的最下面,主要的目的是抵消拱顶对墙体或柱子的侧向的推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另外,基督教徒们相信,如果把教堂修得越高,就会离上帝越近。所以把教堂的主体修得尽可能高还不算完。修好之后还要再将以往建筑的圆拱的顶端收缩成为尖尖的形状,视觉上给人更加高耸的感觉。
飞扶壁
飞扶壁
尖顶
赶上了玻璃的发现和应用,这次的教堂重建,因为可以开很多很大的窗户,所以使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并且在玻璃上面绘制了很多宗教画。
彩色的玻璃窗营造的教堂内部光影效果
就这样,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建成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在一群低矮蔽塞的建筑群中,耸立着一座远高于普通建筑的高大威严的教堂。教堂内,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洒满巨大的空间;四周的玻璃上布满让人眼花缭乱的宗教画,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神灵一般的光芒;抬头看到的是巨大的高耸的拱顶,给人空灵和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教堂外,尖尖的屋顶直插云霄,仿佛可以深入天国;外墙四周布满了宗教主题的各种精美的浮雕,极尽奢华。很快,13-15世纪哥特式风格在欧洲教堂建筑广泛流行起来。哥特式建筑无疑是伟大的,对西方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时至今日,欧洲各地仍然完好保存着当时的哥特式教堂。虽然和今天周边的摩天大楼比起来,它已经不显得那么高大了,但我们在参观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昔日的恢弘气势。
科隆大教堂(德国)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
圣母大教堂(法国)
为什么把这样的建筑样式称为“哥特式”呢?“哥特式”的英文名称是“Gothic”,这个单词的词根是“Goth”,即“哥特人”。哥特人是对曾经生活在古罗马帝国的西面的日耳曼人(德国人的祖先)的一个部族的称呼。古罗马帝国有着当时非常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璀璨光辉的艺术成就,帝国以外的种族都无一例外地被他们成为蛮族。但是“蛮族”往往在军事上都非常强大,就像曾经的匈奴人一样。公元3-5世纪,哥特人不断入侵意大利,并最终瓦解了整个罗马帝国。从公元5世纪开始,哥特人统治下的欧洲开始了漫长的被称作“黑暗的中世纪”的时期。直到公元15世纪,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所谓“复兴”其实就是复兴古罗马帝国,以及再往前的古希腊的伟大艺术。这些倡导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认为是蛮族哥特人毁坏了伟大的文明,怀着怨恨,他们把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样式命名为“哥特式”。这就是哥特式的由来。那么在这些文艺复兴艺术家以及后来的人的眼中,“哥特式”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哥特式”究竟代表了什么?
从文艺复兴开始,中世纪就被认为是“黑暗的”。11世纪末开始,持续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深陷血腥的屠杀和疯狂的劫掠;艺术也被当做是宗教传播的工具而严格限制,甚至有一段时间禁止所有的艺术形式;科学发展也被疯狂压制,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甚至被教会烧死……凡此种种,都和当时权利巨大的教会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肆虐欧洲,导致上千万人死亡的“黑死病”。人祸加天灾,这笔账统统都记到教会的头上,自然也记到了“哥特式”教堂的头上。
十字军东征(油画)
所有的宗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信仰的人制造希望,为不信仰的人制造恐惧。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也一样。在巨大、空灵的哥特式教堂内,聆听来自上帝的声音;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将光怪陆离洒向代表上帝来布道的主教的身上,仿佛神灵降临;玻璃上布满的宗教画和墙体上的浮雕,讲述着一个个不信仰上帝和耶稣的人在地狱里面的悲惨的下场。这所有的一切给当时愚昧无知的普通老百姓心里制造了强大的压抑和恐惧。所以,哥特式建筑在建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客观上的确也成为教会在推广教义和稳固自己的权威地位上的有力工具。这也形成了哥特式教堂被人为赋予的内涵。后面发展起来的各种哥特式的不同形式也有着很多相同的内涵。
哥特文学在18世纪中后期以小说为主要形式逐渐定型,内容多以吸血鬼等恐怖题材为主。代表人物美国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他的诗歌也同样是充斥着死亡、颓废的主题。
到了20世纪20年代,尽管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的时间还不长,最早的哥特风格的电影也诞生了。到了90年代,更是达到了发展的黄金期。代表人物美国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我们来回忆一下他的作品《剪刀手爱德华》。整部电影充满阴暗的色调、古堡、伤痕、惨白精致的脸、凌乱的头发、凄美的爱情故事等元素。国内徐克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也是典型的哥特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电影海报
哥特音乐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出现。典型的代表就是朋克(PUNK),忧郁、厌世,对生命饱含沮丧和绝望,歌颂鲜血和眼泪,冰冷却又精致的风格。
朋克摇滚乐队雷蒙斯(The Ramones)
还有以黑色为主色调,画着烟熏妆的哥特服装等等等等。多年以来,哥特风仿佛刮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不断地演化。时至今日,哥特主义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大家自己体会吧。
哥特风格服装
哥特人的“不白之冤”
攻陷罗马帝国之后,哥特人散布于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原本的哥特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否则的话,哥特人肯定会站出来抗议:为什么要这样糟蹋我们?!这些跟我们哥特人有什么关系?!
我们打下罗马是5世纪的事情,公元311年的时候,他们君士坦丁大帝就在东罗马确立了基督教会在国家中的地位,如果说教会是祸根,在我们来之前他们自己就亲手种下了这个祸根。他们说我们是蛮族,我们攻下罗马之后,我们也在向他们学习,跟着他们一起信仰基督教了。你看教会后来干的这些事,连我们这些蛮族看得都肝儿颤!没有我们,教会不是一样会干这些事情?话又说回来了,教会真的就那么不堪吗?教会就真的对艺术的发展没有贡献吗?你们搞的那些东西肯定赶不上中国的吧,人家中国的绘画不也是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来的吗?退一万步说,如果人家教会真做得那么绝,一千年的时间里,早把古罗马、古希腊的那点东西整绝种了吧,还谈什么“复兴”?
所以,不管你们对中世纪和这个时期的教会有多么深恶痛绝,也不管你们怎么不顾事实,单纯根据自己的喜恶随意贴标签,就是别贴我们哥特人的标签。这个锅,我们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