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无恨月长圆 月如无恨月长圆沉心
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上,发生数不清说不完的文人佳话。而关于对联的精彩故事,占有绝对的数量。对联,俗称对子,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形式,只有汉语这种博大精深的语言,才好玩这种文化游戏。
千古以来,文人雅士,智力超群者,无不玩得津津有味。关于对联的故事,在官方和民间这两条线上,无间断地流传,一直延伸到今天,也将延伸到未来。
今天说的这副对联,说千古绝对一点也不过分。但,这个绝对,不是像有些绝对那样,用一些偏僻字繁体字来堆砌、拆解,如有人用武则天自己造的字“曌”,拟就上联“日月明空曌”,玩拆字把戏,既无意境,更无诗意,这样的玩意没有什么意思。
我们说的这副绝对,诗意盎然,意境深邃。因为这个对子,是集四个大文豪的诗句凑成的,但又没有丝毫拼凑之嫌,浑然天成,完全是二次创作,直追原创。
下面就来跟朋友们一起欣赏这副对联:
上联: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下联: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这个对联里的各个分句,除了最后一句“月如长恨月长圆”外,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很熟悉的味道?确实,这几个分句,我们都很熟悉,初中文化的人都知道出自哪里。
把酒问青天,这句话太出名了。北宋文坛领袖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里的第二句。这阙词,开头即突兀发问“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人人都知道答案,又人人都不知道答案。苏轼举着酒杯,向老天发问,然后再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个问,就没有人知道答案了。
就是这首词里,有一句流传千古的佳句,每逢月圆之夜,不知多少人吟咏着,对着天空喃喃诉说自己的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联中的第二分句,那就更有名了,“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唐代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的诗句。关于这李贺,少年天才,但终生不得志,因为其父叫李晋肃,被一些嫉妒他的小人抓住不放,所以他不能中进士。因为要避父讳,也实在是奇谈怪论,当时很中庸的韩愈都怒了,专门写了篇文章为李贺申辩。
但是申辩无效,李贺郁郁而终,英年早逝。但是李贺的诗,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出自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什么意思呢?
金铜仙人被拉走了,这是亡国的象征,铜人都“潸然泪下”。在被拉走的路上,到处都是衰枯的兰草,这些兰草是在为铜人送行,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天如果有情,也会因伤心而衰老,真够凄惨的!
有的朋友熟悉这句诗,不是因为李贺,而是因为伟人毛泽东。确实,在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里,就原原本本地用上了这句话,所以,很多朋友最先从伟人的诗句里读到。这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伟人这首诗,选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所以读了小学的人都会背诵这首诗,也就很熟悉这首诗了。
虽然是原原本本的引用,但到了伟人毛泽东这里,这句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不再是李贺诗里的悲哀,而是为了凸显“人间正道是沧桑”,李贺哀叹铜人被拉走,抒发亡国之叹,伟人是在告知世界,中国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光明已经来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下联的第一分句“举杯邀明月”,又是一位超级大诗人的手笔,李白的《月下独酌》里的句子。当时李白太孤独了,没人跟其一起喝酒,所以举起酒杯邀请明月跟他一起喝,还说“对影成三人”。哪里来的三人呢?李白、李白在月下的影子,加上月亮,不正好是三人吗?
集联的人真的很有才思,苏轼把酒问青天,李白举杯邀明月,这对的也太工整了。而下联的第二个分句,不少人眼生,不知道出自哪里。确实,笔者开始也不知道,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句是一个叫石延年的人专门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子。
这石延年,在北宋时也是大大有名的,虽然跟苏轼相比名气要小得多,当在当时,也是文坛一个人物。据说他读书特别快,就大略看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浏览。
李贺这句诗从唐朝开始,就被认为是绝对,无数文人想对出下联,都对不出,或者说对出的,也无人认可,实在是太难了。直到北宋时候,有一天这石延年喝醉了酒,一班文人又开始对对子了,有人就想到了李贺的这个绝对。
一时没人敢做声了,因为从唐代以来,就没有人对得出。这时候石延年看到天上的月亮还未满月,缺了一些,不仅感从中来,一句下联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此言一出,震惊了众人,随后就是声声喝彩,千古绝对被石延年酒后对出来了。
石延年对出绝对,传到了司马光的耳朵里,当时拍案叫绝说了这么一句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晴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勍敌。
李长吉,也就是李贺,曼卿,就是石延年。司马光认为,这两人堪称对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就这个对子而言却是如此,但就文学成就而言,石延年跟李贺无法相提并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便抓取一把,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话,名人雅士聚集,更有伟人点化,实在是太精彩了,朋友们对此不知有何感想,不妨留言置评。